1522年(也就是嘉靖壬午年),53岁的文徵明(也称文征明)又落榜了,还是个贡生,想想自己从26岁到53岁,十次应举均名落孙山,文征明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尽管他父亲文林曾担任过温州永嘉的知县,如果穿越到现在,文徵明也算是个官二代,竟然上不了一个大学,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直到54岁时,文徵明这个有才的老贡生得到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被荐为翰林待诏。
有才华的人都有性格,那就是文人的傲骨,文徵明同样是这样,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当了四年的官,就致仕归乡。自此,58岁的文徵明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于是,历史上少了一个官员,多了一个诗、文、书、画四绝的全才式的大家,与唐伯虎等成就“江南四大才子”之盛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晚年的文徵明声望极高,号称“文笔遍天下”,前来向他求书画的人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致仕回到苏州定居的文征明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眼不花、手不抖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一写就是大半天。据传,文征明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享年90岁。
作为“吴派”创始人之一的文徵明,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的文徵明师从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虽然说文徵明是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风格,但是文徵明的作品中剔除了元画中飘渺的出世之风,更多地表现出理想的文人阶层情趣和生活,他曾多次绘制与友郊游图,如:《浒溪草堂图卷》、《惠山茶会图》等都是文徵明青山绿水作品中的精品。
其继承自元代赵孟頫的笔法,用细腻的工笔线条刻画人物、山水树房屋,纤细的干笔轮廓线缓缓勾勒出物形,墨点稀疏错落,意在表现山石的皴理,而非丰富画面,紧密而秩序井然的布局,画中不论是人的动作还是树木的姿态都是合乎情理而相互映衬地存在,带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浓浓的文人气息,俨然一幅幅吴中文人的生活写照。与其师沈周的酣畅和即兴不同,文徵明的作品中总是带着理智和谨慎,并且贯穿于其作品始终,但这种谨慎也使得他的画作中常会带有一些添补和修饰痕迹,似乎并不是一气呵成,反而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除了绘画,文徵明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十分深厚,篆书、草书、行书、楷书、隶书无一不通。他的书法,可以说是“人书俱老”命题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小楷,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可以自如地书写蝇头小楷。其上习古法,又自成一体,作品行云流水间又精心布局,字体温润稳重而法度严谨。
正是文徵明在书法上的极高造诣,使得他的风格成为后辈模仿的对象,也引领了吴门书法的发展趋势,但这导致了吴地的书法失去了其多样性,对于当时吴中的书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或许也是吴门艺术在之后发展停滞并被旁人超越的一大原因。
也许文徵明官场上的失意使得他请辞回家,最终归乡专心艺术。书香门第熏陶以及当时文人间交友圈的影响,还有吴地的社会风气,最终成就了文徵明在书画上的造诣,并引领了明代吴中地区的书画发展潮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无视时空的限制,透过他的书画感受这位百年前的艺术家高超的技艺。
注解一: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主要是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文中作品来源于网络,一个关于书画的微信公号cityshy)
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等。文徵明传世书作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等。
作者:头条号 / 城市书画
链接:http://toutiao.com/i6277750983300743681/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