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窦福新,1967年生于北京,书法本科毕业后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北京公安文联理事。 书画作品及艺术简介被《北京日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首都公安报》、《中国书画报》、《美术》、等近百家报刊发表并被收入《北京公安文学艺术集萃(书画卷》(北京燕山出版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书画年鉴》(华夏艺林出版社)、《中国书画名家36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书画名家赏析第二辑》(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大型专著。多次入选市,国家级美展并获奖。 详细
作品
窦福新作品
窦福新作品
窦福新作品
窦福新作品
窦福新作品
窦福新作品
艺术家评论
评论文章

  

 

剑出磨砺,香自苦寒——记警营画家窦福新

 

文 郑洁

 

2012年春,践行北京精神——首都公安民警书画摄影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展。一幅以南国三角梅为主题的八尺花鸟画巨作《百花争艳吐芬芳》受到观众的赞赏,这幅画的作者就是警营画家窦福新。翌日北京日报以“剑胆琴心的交警画家”为题对他做了报道。百度、搜狐、新浪、千龙等数十家网站转载。

 

窦福新,1967年生于京郊通州的宋庄,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由于改革开放后聚集了一批外来艺术家而一举成名为闻名全国的画家村。这里又是大运河的源头,是运河文化的发祥地。人杰地灵,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进京都经过此地驻足或吟咏或挥毫。窦福新自幼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酷爱书画。孩童时便在父亲(中学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王字)的指导下临碑、摹帖,习书练画治印。由于当时他太痴迷于写字、画画、刻印,每天需要用大量的宣纸、印石料。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懂事的他就用家里糊窗户用的窗户纸画画,用木匠做木工活废弃的木块刻印,日子久了,画稿成捆、印章成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通州区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上,他的作品获了二等奖,当时他的书、画、印十余件作品被摆进展厅,犹如他的个人作品展。这更加激发了他的艺术梦想。

 

但命运并没有继续眷顾与他,他没能如愿进入艺术院校深造,而是当上了一名交通警察。从事警察工作后他不能释怀自己的艺术梦想。工作之余几乎都用在写字画画上了。古人云:书法即画法,书画同源。为了系统学习书法,他考入北京书法学校中国书法艺术本科班学习。为了学习书法,他牺牲了所有休息日,甚至有时还要和同事换班才能保证上课。在三年的学习中,他克服了工作和家庭的种种困难,终于完成学业。在书法本科专业毕业作品展上,他的隶书作品——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受到师生的赞誉,并被编入毕业作品集《墨缘书萃》中。 

坚实的书法功底为他的画画提供广大艺术空间,他开始着力于写意花鸟画。中国水墨写意的主要特点就是讲究意象造型,注重笔墨神韵,具体地说,传统的水墨写意着力追求三个方面:一是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突出画面整体神韵的把握,相对于功利性较强的“院体画”更具有抽象性与概括性。二是强调以书法入画的书写性。潘天涛先生曾说过,如果绘画需要20年,那么书法需要30年。可见书法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用功的艺术。书法本身就是美术,讲求以宽广的胸襟,超越的见解,真挚的同情心与爱心,尤以高尚的人品、丰富的学识、修养为综合素质。同时,用笔与绘画更是意同的。用笔要有起止、缓急、回环、轻重等,甚至连布局都和绘画一样,要有穿插、相让、补空、意连、排叠等;再者书法用笔对国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线形和构图上,这两方面相互影响。所谓中国画的传统功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书法上。三是强调画家的主体意识,注重画家意趣和意态德表达,体现了画家主观情感的文化精神内涵,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是“意象”思维。水墨写意重“意”并不是不要“形”;相反,写意更要有坚实的造型能力作为依托,其“意”也是建立在理性绘画的基础上,需要画家对事物有敏锐的把握、高度的概括和恰当的表现。

 

在写意花鸟画在研习中,他更是孜孜以求。在幼时临摹《芥子园画谱》的基础上,又上追宋、元经典作品。少时拜著名花鸟画家吴东魁为师学习写意花鸟画;打下了中国花鸟画传统功底。他先后结识了中央美院的毕建勋、姚舜熙老师、《美术》杂志社编审张文华老师、同道画家石谷老师,画家王福刚老师,长期的交往中使他们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长期的揣摩和实践中,凭借着对书画艺术的特殊体会、喜爱和感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公安部、中国美协、北京美协主办的展览并获奖,还为近百家媒体所介绍。作品被收入多部专著中。得到许多名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用水墨意笔表现,渊源久远。唐代王维就曾说:“画道之中,水墨高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相延至今,真可以说是名家辈出,佳作迭现。就花鸟画而言,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传统的造型手法、笔墨技巧等不能一成不变地成为当代花鸟画成功的直接条件,于是花鸟画家们探寻新的花鸟画语言,特别致力于既保持纯正中国传统笔墨风格,又能反映出新时代的花鸟画创作道路。这其中窦福新就是最勤奋的最具有发展的青年画家。坚持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窦福新写意花鸟画的宗旨。他很好的掌握了中国画传统、思维方法的传统,那就是写意水墨花鸟画的抒情。写心、有趣、有味,以意为之,以神取形、以意合形。他把真情美感和传统深邃的内心诉诸于画面,这是他写意花鸟画的成功之处。艺术境界是他审美观的自我体现,自我完成,也是他思想感情的结晶。在他的作品中,既保留了色彩的淡雅与清逸,常以淡墨为基调,充分利用水墨与淡彩的融合,使画面的整体韵致于朦胧中,呈现出清逸的水、墨、彩意向,为了更好的表现出静谧,幽深的意境,充分发挥水的作用,使色、墨互相调和渗透出一种新的色墨变化关系,并通过局部特技的处理,融入了现代气息,使读者展现出一种新颖而特别的审美感受。

 

融小写意于大写意之中,是他作品特色之一。他以大写意的简、力、势的手法,一气呵成大局,然后融小写意的抒情、细腻于其中,构成豪放中见精微,自由挥写中见严谨的风貌。另外以山水的构成融入花鸟,取山水画的大境界,大格局融入花卉禽鸟形象,通过水、墨、色,于点、线、面的构成融为一体,以对大自然美的赞颂。

 

窦福新擅长写意花鸟画,更偏爱画梅。以梅为主题的作品相伴他的画技日臻成熟。其作品曾多次在画展中出现,并在海内外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被许多国际友人收藏。对于梅花这一古老而又经典的题材,历代画家辈出。自唐代至近代,专画梅花的名家有近三百人;出现了吴镇、王冕、陈洪授、恽寿平、任伯年、吴昌硕等画梅高手,他们的“梅作”都成为窦福新反复临摹的范画。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受历代文人、雅士所青睐;自然有它的凌风傲霜踏雪来,天生傲骨得刚毅的品格;但窦福新画梅又赋予了它新的个性——香自苦寒。在心追手摹古人的同时,又有别于古人。学习传统“要花大力气打进去,还要花大力气打出来”(潘天寿语)。近年来他喜欢画古、今人很少涉猎的三角梅(虽然三角梅与传统梅画的梅花不属同一树种,既然叫梅权且归为一类吧);生活里许多事物的美不一定触目可见,必须对它去感觉和认识才能发现,花鸟的美是客观的,但需要人去感觉和认识它,才能更好地表现它。为了画出三角梅的气质,他曾多次深入海南和云南,徜徉在三角梅的花海中,画出了数百幅的写生稿。通过对写生的再创造,创作出超越物象的外在形式,捕捉物象本质的内涵美的意象的三角梅形象的作品。

 

笔墨美是窦福新画梅的又一特点;因为美是生活中的体验和深化,他掌握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但力求以现代意识来表现对象。中国画最讲究“笔墨”,他善于运用笔墨的各种变化,以求笔与墨色的层次和韵味,不仅讲究线的圆润、古拙、灵秀,更注重线条的轻重、粗细、刚柔、徐疾之变化。其中《寒香》一画中,他以厚重苍劲的笔触画出梅花老干,再以灵活简洁的线条勾出朵朵花朵,最后用淡墨、淡彩润染衬托。在章法上注意枝干穿插的疏密松紧,起收开合,以增强画面的气势和动态,在细微之处注意线形的变化,圆笔、方笔兼用;注意笔法的快慢疾徐、巧拙互用和墨色的干、湿、浓、淡、焦等,整个画面,跌宕纵横,给人以气象万千、扑人眉宇,真是清气溢人,令观者、赏者赏心悦目;

 

物象的情意化是窦福新画梅的显著特色。他的梅画作品是以情调,意境,韵致见长,表现出一种清新生动、诗情画意的特点。情,情趣、无情不动人,动人必动心,打动心才能过目不忘;境,意境,画无意境如同嚼蜡;韵,韵致既是笔墨情调,表现出生命的律动他笔下的梅花古朴苍劲,清秀风雅。红梅喜气洋洋,白梅清香高雅,三角梅则春意盎然。所有的梅花他都表现得极为生动独具特色。所作画面或一枝独秀,或齐梅怒放,都能体察梅花最能动人的情趣。青年画家窦福新画梅,虽然笔墨工具无异,而他倾注笔端的却是真诚的心,无限的情。他“脑中有梅,而又胸中无梅”的超然性情造化出的梅花,浓淡疏密,高远遒劲。那梅竟是从他的纸里长出来一般,沁人心脾。

 

形式美,是窦福新画梅的另一特点。他师古而不泥古,不刻意形似而出于真情。写意花鸟画离不开形式美,即构图之美。在构图上,对于空间形式的布局与安排,他突破传统水墨空间的处理方式,将不同的物象或情境并置与解构重整复合,探索多元空间的可能,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疏离而又贴切的美感。窦福新画梅造型凝练,整体感强,笔简意周,构思多变,虚实相生。


他喜欢构图上画满篇幅,但安排得错落有致、浓淡相宜,景物和空白得到完美的统一。所以能在繁密中见空灵。他善于利用色彩的浓淡渐进晕染整个画面,突出所要描绘的花、鸟形象,这些可以从他的花鸟姿势动态上、流泉飞瀑的气氛营造中、近树远水的景深灵秀间,见其努力与成果。

 

窦福新凭着自己的悟性,才华和灵感,潜心钻研前辈的技艺,深刻领会大写意水墨画的美学品格,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画的三角梅就是如此。“他的书画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三角梅画法,来源于多年的勤学苦练和日常执勤中对首都环境美化的细致观察”。(节自北京日报——剑胆琴心的交警画家)

 

窦福新的画技,就象他所画的梅花一样香自苦寒,或许是因为“画如其人”的缘故,擅长以梅作画的他为人诚朴、谦虚、热情,作画与做人一样严谨,从不懈怠。(参加工作二十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数次)

 

作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公安文联理事,在文化强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式下,积极投身公安文化宣传工作。为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服务,为民警服务。他多次参加全国公安文联、北京公安文联组织的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深入密云、门头沟、延庆等偏远山区派出所、消防队,为基层民警、消防官兵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受到广大干警的欢迎。上至部办公大楼下至警营办公区,甚至民警的家里,都有窦福新的作品。他的画也成为市局对外交流的礼品,被送给国外及港澳台的警界同行。在首都公安文化建设中默默做着无私的奉献。


意动天构,神合自然,他心灵悸动所产生的作品也感染着读者的心灵,我们相信,他以心灵的真实去创造,按照这创造的需要去汲取、去尝试、去探索,必定会走进大境界。这位年轻画家的艺术人生还很漫长,他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姿的人生画卷。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