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沈友斌,1961年生于江苏,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高研班结业。现任首都书画院理事、北京京华美术馆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2014年,被评选为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场潜力的国画家。 出版《沈友斌中国画集》、《沈友斌人物画集》、《沈友斌山水画集》论文在《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文化艺术报》、《艺术百家》等刊物上发表。部分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博物馆、国内外友人及收藏家收藏。 详细
作品
沈友斌作品
沈友斌作品
沈友斌作品
沈友斌作品
沈友斌作品
沈友斌作品
艺术家评论
评论文章
纯净笔墨写心中画境


画家沈友斌是位真性情的人,坦诚笃厚中润透出散淡飘逸之气。自从与他在宋庄美术馆相识之后,便音信不绝,闲话绘事。近期他又从太行山写生归来,为我讲述写生铁事。他的绘画直宣逸趣,忘笔墨而有真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都在变幻的画面里一览无余。他对国画创作的敏锐思考,天马行空的艺术驰骋,使人领略到创作背后深刻的精神性和理性上的艺术感悟力。


沈友斌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新沂,自幼耳濡目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先后求教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家画院、中国美协高研班等。得到老一辈艺术家悉心指导,同时与学友的交流中也得到丰富的艺术滋养。求学的过程也是创作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可以从传统中寻求新的机制,并努力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个性表达。在此前,沈友斌还有着十年油画功底,这方面他追求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他严格遵守色彩的法则和事物造型,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他恰当把握好“中西合璧”,注重西方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融合,与写生山水为内容的画面形式高度统一,加之他本身传统笔墨的造诣,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有内在精神、艺术独特的现代意境。


沈友斌搐长人物,同时主攻山水。他对传统的形态、当代的语境和绘画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他不囿于传统的笔墨与现今的山水样式,而热衷于对真山真水意匠加工。他写生不为艰险,背着沉重的画材往往在山中走上几十里,才找到符合自己心中的画境,经常忘记吃中午饭,直到天色将晚才放下画笔。《九莲胜景》是他近期在太行山八里沟的写生创作,他将客观存在的山石、树木、小桥、流水、牌楼,运用墨色变化和线条有机地组合转换成一种节奏,并使画面蕴藏着对自然韵律的感受,使作品抒发静谧悠闲的气象。沈友斌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他认为写生是亲近自然、锤炼笔墨、提高造型能力的最佳办法。但他的目的不仅仅追求形似,而是捕捉山水带来的情感,面对自然界的感悟提烁出符合自己心意的艺术符号。在写生过程中,他步步为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大力提倡“书画同源”的理念,这恰好符合现代文人的理念,画面轻松流畅的线条,力求在笔墨中寻求书写性,这种相互融合的表现方式,才能营造出秀丽苍润的理想境界,达到“以画说话”的实力。


如今,沈友斌客居京华,以纯净之心性坚持“立万象于胸怀”,寻求中国画艺术规律,从中釆撷艺术的审美元素,塑造更完美的艺术形象。他尝试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打破常规的框架,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由具象转向抽象的过程,到达一种虚幻绵延或空灵朦胧或雄强厚重的创作,这种越来越鲜明的手法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中的表现皆同一理。画画的灵性,来自于修养,修养来自于综合学问,他十分重视画外功夫的修炼,正是这样的文人情怀和随着文学修养日渐深厚和对客观事物的强烈表达意愿,令其作品笔意更加丰富,气韵更加生动,展现出一种清新恬淡的风釆!


朱德润(作者系著名评论家)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