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高彦飞,九三学社社员,现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艺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当代艺术空间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被海内外文化部门、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艺术传略籍入多种典籍。 附:近年来作品入选、获奖情况简介: 1999年, 作品《梦》入选“水墨•中国 深圳水墨画邀请展” 2000年,作品《城市节奏》入选北京“现代都市水墨画大展” 2001年,作品《野渡》入选“全国中青年画家作品展” 2002年,作品《零度以下》入选北京“国际水墨画邀请展” 2003年,作品《荷》参加“全国书画小精品大赛”获银奖。 2004年,作品《最爱寒梅冰雪姿》入选“全国梅兰竹菊作品展” 2005年,作品《人间四月天》入选河北艺术晋京展。 2005年,作品《密林深处》人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品展” 2006年,作品《征》入选北京“798艺术家群落年度大展”,获金奖。 2007年,作品《山色》赴韩国参加“中韩艺术家交流展”。 2008年,作品《塞北十月》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双年展,获银奖。 2009年,作品《故园萋萋》入选首届蓉城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0年,作品《老辙》入选“红色太行”全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1年,作品《高岭横云》入选“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家作品展”。 详细
作品
高彦飞作品
高彦飞作品
高彦飞作品
高彦飞作品
高彦飞作品
高彦飞作品
艺术家评论
评论文章2
山高那碍野云飞
              ———青年画家高彦飞的艺术世界
第一次走进青年画家高彦飞的画室,扑面而来的是满枝满叶的大幅作品,散发着沁人的水墨清馨。那重重叠叠的山川沟壑,点线交错的山花野卉,使观者很容易走进画中,置身其间,从而很快进入画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
中国画从来不以描摹自然物象的真实为终极目标,而是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借助笔墨立意为象,重视人的精神的直接抒发。故中国画画家提出了“以形写神”、“得之象外,物外求似”的造型原则。高彦飞的作品强化中国画线的张力,笔墨的韵味,以丰富的点线笔法来构筑形象。他尽最大可能舍弃了色彩,保留了黑白语言的单纯性,从而提炼出独特的造型符号图式,极尽彰显笔墨的丰富、生动和博大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一种迥异于他人的笔墨语言。同时,作品的构图采用现代构成图式,以期追求作品的浑沌之美,山水精神之大美。
个性化语言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能成之。山水画始于六朝,距今已一千五百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主客观,物与我的完美统一。历代大家无不是在承继传统而后发扬广大之。传统对于一个中国画画家意义非同寻常。故传统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根。舍弃传统、背离传统,我们又将何处去?
传统的血脉是难以割舍的。但拘泥于传统,抱残守缺,泥古而不化,在神圣传统的光环下故步自封,则终不能成其为大家。
当前,摆在中国画画家面前的二难选择是如何保持中国画的历史连续性和如何拓展中国画笔墨的表现空间。
河北青年画家高彦飞多年来一直在艰苦的探索着。他在寻找一种新的笔墨程式、一种新的图式结构去阐释一个当代中国画画家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心灵独与精神相往来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从他的“故土系列”,可以看到他多年来的探索足迹。他喜欢以自由、率意的笔致去描绘故乡的山水树木、沟沟壑壑、农舍田家,用浑厚、朴拙的墨色去营造画面的氛围,去勾画他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他没有绳规于传统绘画的勾、皴、点、染,而是在粗头乱服的点线交错中分解笔墨、组织线条、置陈布势,借用笔墨寄寓他对故乡恍兮惚兮的梦魂牵绕,那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节,传达出一种苍茫与孤寂、激昂与悲凉的交响。
北方的大漠风沙、戈壁荒原熔铸了他坚毅、豪放的性格。怀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北方故土的深深眷恋,大学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北方,任职于一高校艺术系。
他曾只身于千里戈壁滩,挂瓢曳杖,负砚而行,走遍了北方的山山水水。几年来,风沙为友,冷月作伴。艺术的探索是艰辛寂寞的。一个画家,只有甘于寂寞,淡泊于名利,他的作品才会少一些浮华与急躁,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淘洗。他任学院艺术系主任时,主管音乐与舞蹈。他曾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演出的导演、策划和编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工作的角色的转换,使之深入到音乐世界的另一层面。这一时期的作品,超越了写实,力求摆脱形的束缚而寻求语言的独立性。他将音乐的节奏演绎成墨的韵味,将肢体语言的律动转换成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形成一种寓严谨中不失空灵,大气磅礴之中不失隽秀,以梦幻之思表现现实,以及融表演艺术与中国画笔墨语言于一体的新的图式结构。
“竹密岂防流水过,山高那碍野云飞”他常常面对着绵亘的山峦和广袤的原野,神思飞扬。一个画家,只有不断超越自己,突破自我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驰骋于广阔的艺术天地。
                                         田甲铭(《艺术与收藏》执行总编)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