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军久居长江三峡,那里山川秀美,钟灵毓秀,“高山拦不住,百折更东流”,哺育了两岸的千百万英雄儿女,也创造了雄奇瑰丽的长江文化。他立足湖北,静观长江之变化,其画作纵情山水,表现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形成苍健、浑朴的独特画风。
周长军汲取了荆楚文化的营养与精髓、获益于长江文化的灵秀与博大,用画笔传递真切的情感,描绘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既代表着地域文化的特点,时代感强和地方特色浓郁,也镌刻着时代精神的印记,标志中国画创作的新精神、新动向。
因为,浩浩长江,陶冶了他的情操。他热爱传统山水画,崇尚“六法”。从临摹传统经典入手,注重从书法的研习中,探求笔墨的书写性;通过写生幻化主观意象,进行临池实践;他热爱西洋油画,但油画表现得是仍然是山水景色。他的多幅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香港及海外展出,多次荣获大奖。
说起来,周长军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穴或是被文革埋没的?雪一代青年画家,像他这样有才华而且有毅力愿付出的一代青年艺术家可以举出陈丹青、罗中立等许多人,这一代人与共和国基本同龄,在红旗下长大,并且经历了大跃进、文革、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等历史。更早一些时候,周长军经历过许多艺术青年都有过的学画经历,在某个可敬的少年宫或群艺馆美术老师的启蒙下,进入艺术的缤纷天地,然后是求学、工作、自学、再进修等过程。他们所受到的早期美术教育,不过是新中国学院派写实美术教育系统在民间的普及版。
正因为他们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艺术审美标准,他们的作品,也往往能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自成一家。周长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中国风景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有着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独特传统。通过对风景山水形象的描绘,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感受。因而所描绘的事物一定是能刹那间触发画家敏锐的洞察。1993年4月,周长军的中国画《黎明》入选“首届中国青年国画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编入《中国青年国画家》一书。
周长军的以《春雨无声》为题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就能反映出这一特点,单从题目上就能感受到作品主题的明确性和画家个体感觉的唯一性。他的《早春图》作品以宋人高古、大气雄浑之法入手,将作品中的点睛之笔以小憩之状立于枝头,将其憨态与枝头蜿蜒柔美的弧度合为一体,顺势而上。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统一突出宁静休憩中的雀,画家将枝头的花朵淡化,与枝叶融合,形成一块大面,而又层层叠叠,丰富厚重,增加了画面基底的分量,使得顶端的主体即使个体很大也十分平稳,奇而不怪,很有品位的余地。这也是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入选获奖,得到很多艺术机构及收藏家典藏的根本。
周长军的中国画作品在国内多家收藏机构和专业书刊中都能看到,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推崇,频频登榜国内的很多重要展览。现在,周长军正处于年富力强、创作欲望旺盛、佳作频出的时期,假以时日,相信会诞生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