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薪名,1981年生于吉林 毕业于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吉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吉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吉林市民盟书画院画家 吉林市北山画院画家 详细
作品
陈薪名作品
晚风
花鸟小品
花鸟小品
花鸟小品
花鸟小品
艺术家评论
创设雪境 善绘心象
 

初识薪名,一袭黑色中山装,静而少言,言而不虚。言谈中惟见儒雅,不见浮躁。一见投缘,遂以墨聚,谈艺术,谈人生,相融以洽。后渐觉薪名对中国画的挚爱,是如此的执着与痴迷。言中犹喜其对艺术的敏感,喜读书,不盲从,慎独,有己见。因其颖慧好学,广纳博取,加之以连年笔耕不辍,以至众溪汇流,画亦有成。

南齐谢赫首开先河,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六法论:“气韻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一千五百年来一直被作为中国画论的经典名句,支撑着历史画坛,已成为从事创作和批评家的必修课,影响至今。绘画首推气韵,韵具而自然生动,薪名亦如是求之。每为之,必以极简之笔墨语言,绘写自己的心象,正如石涛在《画语录》中所言:“夫画者,从于心也。”通过绘写心象传达画者内心世界的情感,这是画者之心。薪名的绘画也正是体现绘写心象的精神境界,他不是如实的绘写一枝一叶,而是对一枝一叶关之以情,可以说是灵感与情感的抒发。在意境的创设中薪名又能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回注到绘画的表现过程中,实现内心的情景交融,将现实的美景化归自我的创作之中,是胸中景,绝不是对景物的简单摹写。诚如李可染先生所强调的:“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可见,绘画的高下在境界,没有气韵,便无境界。因此可凭有无境界来判断一个人的画是否入“道”,薪名之画已入“道”门,若能有情有景,自然天成,何愁境界不高。

绘画往往师法自然,自然无法,但要取骨得神,以抒情性,让笔下的一点一画都有生命,这体现的是画者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以眼观物,从感觉出发,这还不足以为画,在有了感觉后还必须有一种自我独特的绘画语言,建构自我独特的意境。薪名的雪景花鸟画亦是如此而得。北国风光,往往是千时冰封,万里雪飘,风雪无际,无影无踪。如何展现风雪之景,往往成为北方画者的梦想。成者不多,而独具面目者犹少,薪名年少,却不畏难险,历经磨砺,以苍树映雪,但见画中雪覆虬枝,擎雪犹劲,枝枝皆有生命之欲出,画树承古法又自有新意,而以此种画雪之法实为薪名之独得,展示出留白以待观者暇想的空间,也充分说明了“法自画生,画自生法”创作理念。薪名深谙此道,常师自然造化而得此画雪之法,构思中重意境的创设,融情入画,情景交融。此途一开,径需前行,在雪境中更添韵致,在层次感上,加之以生动感人,恐怕还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了能用自我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示出内心世界,准确的把握中国画的真谛,薪名更加重视对有生命力线条的锤炼与运用,他不断的向名家求教,不囿于既往之成法,又能汲取前贤之精髓,以自然无实之线,写心中之景,中国画的真谛也在于此吧。

艺术是孤独的,但不要因为孤独而放弃,那将是悲惨的,也许是无成的一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如此,君需如此。可以说薪名已找到了自己进入绘画的切入点,绘北国之雪景,是出路,也是险途,但薪名已有收获,这是对他多年的求索的一种肯定。

期日久而乃致善。

/孟祥辉者命子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