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谭翃晶(谭红晶)祖籍湖南长沙,1962年出生。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学院,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7年全国中国画大展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央党校书画院副院长,国画家。 详细
作品
红色太行96x96
住山不觉年 望云即是仙145X360
舟在画中行136x68
摇荡一江春
烟雨苗乡124x248
雪山情韵124x248
艺术家评论
民居作品独树一帜
在湘西南部有一个侗族聚居的黄土乡,分布着20多个侗族村寨。其中有一个叫新寨村的寨子坐落在一个大斜坡上,山谷下有一条宽阔而湍急的溪流,河面上架设着一座廊式的大木桥,已有上百年历史,桥面是一条半封闭的大走廊,俩边有供人休息的廊凳和扶栏,不管什么天气,过桥人都不被日晒雨淋,因此人称风雨桥。过了桥,有一个雕梁画栋的大凉亭,侗族称“鼓楼”,环绕周围是一片较大的空地,这是全寨人选举、议事、集会、观戏和庆祝的地方,是全寨社交的中心。每逢侗家重要的日子,那里都会很热闹。
吊脚楼
凤凰吊脚楼: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环境,建造了一种屹立于山水之间的吊脚楼。所谓“脚”就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进江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叠榫交叉共同把楼房支撑起来。“吊脚楼”依山临水而建,一来方便生活,二来可防避毒蛇、猛兽的袭扰,一般都建有两、三层高。在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内有一条沱江,在从前,那是一条沟通内外的主要通道,紧挨着沱江码头有一排惹人注目的“吊脚楼”,建筑特点典型,排列紧密。每当夜幕降临、月挂中天的时候,“吊脚楼”上的灯火和鼎沸人声便吸引住了江船上的过客……
白族民居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 白族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是气派的门楼,高高的白色院墙托起青灰色的瓦顶。门楼精雕细刻,周围镶嵌着各种花纹的大理石,有的上面还画了山水花鸟图案,所有的门都是用木料雕刻出来的,叫“阁子门”,“阁子门”根据主人的喜好施以朱红或涂为金黄,院落里有高大的白色照壁,白色的墙头也大多绘有精美的壁画。周城位于云南大理地区,有1700多户人家,在全国也是一个巨大的自然村。村民全部为白族,多少年来,他们背靠终年积雪的苍山,面向波光粼粼的洱海繁衍生息,其风古朴至今犹存。
朝鲜族木屋
大屋顶的朝鲜族木屋:在我国东北有一个朝鲜族聚集的地方叫延边,有一座常年积雪的山峦叫长白山,长白山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一年到有半年处在冬季。所以朝鲜族的房子屋顶都很大,房檐长长的翘出,墙壁也很厚,空间比较矮利于保暖。传统的木屋门多窗少,门和窗的形状差不多,一推开房门就脱鞋“上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室内有矮小的桌没有凳,凡是席而坐。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黑瓦白墙,有木建的、泥草建的、还有砖木结构的,与汉族的村庄有很大的差别。雪后的乡村,积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万顷雪原上只需要一点点红、或一点点黄就立刻生动起来。
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为游牧民族,他们居住的房子分为帐房和碉房两大类。帐房为四形毡包,折叠灵活运输方便,在游牧区和放牧季节使用。最有观赏价值的是他们别具特色的碉房,碉房建在藏民的定居地,以木石为结构,多为2-3层,依山而建,外墙向上收缩,内墙保持直立。下层储物,上层居住,三层多为经堂和晒台。由于藏族人民是一个极其喜爱色彩的民族,所以每一所藏族民居都会被寓意着宗教意义的红、白、兰、绿、黄五色涂染,在藏传佛教里这五色分别寓意火、云、天、水、土,也就是五色经幡的颜色,据说寓意吉祥。在所有的藏族建筑上,外墙和门窗是藏族彩绘渲染最多的地方,强烈的色彩对比,夸张的佛教纹饰,到处飘荡的经幡让人过目难忘。
苗族住宅
苗寨在我国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是苗族人民主要的生活聚集地。由于受当地耕地资源匮乏的限制,苗族的住宅多建在半山上,以自然形成的家族成寨,与其他民族共寨的不多。传统的住房多就地取材,有木房、木板房、土墙房等等。苗族的“吊脚楼”源于古居民的南方木栏式建筑,结构严谨,造型巧妙,柱柱相连、栏栏相接,上千栋的“吊脚楼”相连成片,随着山形起伏变化、层峦叠嶂,与周围茂盛的枫林、竹林、青山绿水和鳞次栉比的梯田融为一体,相互呼应,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太行山石屋
太行山里的石屋: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晋、豫两省交界的腹地,这里背靠高山,面对苍溪,林密峰险,山路崎岖,当地村民就地取材,建屋造宅。民房大多以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铺路,以北方四合院形式,构成独特的石头民居建筑。四合院沿着悬崖边建造,下面是万丈深渊,行走在用石头铺就的山石路上,犹如行走在幽僻苍凉的剑阁古道,让初上来的人们感到头晕目眩,战战兢兢。但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却世世代代生长繁衍在石板村、石板岩乡这些满是石头的大山里,并且民风古朴单纯延续至今。
海南黎寨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是由古代的一支叫“百越”的部族发展而来。传统的黎族民居为“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子”,茅草屋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竹席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编墙,其特点像一个倒扣的船型,还有的呈金字塔状。藤黄色的竹屋,在一年四季绿色不衰的海南岛上,十分的抢眼。当你行走在吱吱呀呀沁着沧桑和岁月烙印的竹屋里,放眼四周满是粗壮的椰林、挺拔的槟榔、秀丽的翠竹、繁茂的蒲葵……金黄的寨子被一片片、一丛丛深绿色和浅绿色簇拥着,那种纯天然浓烈的生命绿色,能驱走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
云南树屋
树屋:在我国云南省的独龙江、怒江流域生活着一支有独特习俗的少数民族叫独龙族,他们的习俗里最独特的还不是服装个别,而是把纹身纹在妇女的脸上,谁纹的多而好谁就越漂亮(当然,的独龙族姑娘已经不纹脸了,一些老年妇女的脸上还能看到),另外一个习俗就是建树屋。独龙族在立寨建屋之前,在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历了巢居、穴居的过渡阶段,为躲避猛兽将家建在大树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寨子里已经建起了较为宽大的竹木屋,但树屋作为一种奇特的风俗也部分的保存了下来:就是女儿长到13时,父亲会在大树上为其建一座树屋,姑娘长到二十一、二岁了,没有三个以上的男子在树屋过夜,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险。男子如果不能进几个树屋,也是被人瞧不起的。婚前男女可以尽情欢乐,但婚后绝对要从一而终,实行一夫一妻制。
羌族碉楼
羌族的碉楼:在我国四川省的茂县和汶川县区域内,有保存完好的羌族民居,经过5.12大地震虽有一部分损毁,但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在群山环抱之间,鳞次栉比的方形石屋和高耸的碉楼,犹如林海中的古堡,在湛蓝的天空和翠绿的群山映衬下,分外夺目,让每一个初到的人都惊喜不已。蜿蜒的山道环绕着村寨,山脊上耸立着一间间、大小不一、层叠起伏的方形平顶石屋,在顶层的平台上摞着一圈圈成熟的金灿灿的玉米,墙上挂满了红艳艳的辣椒,一派丰收景象。屋子是用山上的石片砌成的,内有水源,一般为2-3层,门窗的开口向南或东南,这样便于采光、保暖、和防盗。高高的碉楼是羌族人用于防卫的建筑,其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最高达30多米。这些高耸的碉楼,经过千百年风雨、战乱、地震而不毁,不能不说是石砌建筑的一个奇迹。(十六)蒙古包:
蒙古包
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的特点。我国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游牧民族祖祖辈辈都习惯使用毡包。各民族所使用的毡包在高矮形状上略有差异,装饰图案略有不同,但整体构造同出一辙。木制的勒勒车是牧民迁徙用的载物工具,每到一处,先搭好一个伞形的骨架。再在骨架上覆盖上一层厚实的毛毡,最后用毛绳将毡子牢牢地捆在骨架上,外部再装饰上吉祥图案和五彩丝带,意喻五色经幡,新家就落成了。(十七)晋商大院:
晋商老宅
晋商的老宅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人文史的一个奇迹。晋商的豪宅大部分在明清时代开始修建,经过几代人的建造,规划严格,井然有序,层次清晰,界定分明。疏朗与悠然,流畅与迂回,宏大与小巧,从容与险峻,在砖瓦木石之中结合的美轮美奂。整个宅子布满各种各样的石雕、木雕、砖雕,可谓无处不雕,无处不精。雕刻的题材全部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融书法美、文字美、绘画美、诗词美、雕刻美为一体,从而构成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满足主人教化寓意的精神追求。
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高达的棕榈树、芒果树,一片片的香蕉林、菠萝地,不知的灌木丛、乔木丛,到处都是浓密的绿荫。傣家的竹楼就坐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绿荫中。竹楼的四周长满了竹子,粗粗细细、长长短短,有纤细的、有粗壮的、有挺拔的连绵成林。竹子是傣家人离不开的建筑用品和生活用品,竹叶、竹笋用来食用,纤细的用来编席、编筐,粗壮的用来盖楼。竹楼的底部被几十根木桩撑起,算是空中阁楼,下面放杂物,上面住人。一来可以防潮,二来可以防野兽。竹楼的外墙和内饰,包括里面的家具、和器皿大部分都是手工的竹制品。这种原生态的竹楼在比较偏远的傣族村寨还能看到,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已经被水泥建筑代替了。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盛行于明清时代。“四”表示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风。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环境。在动荡的社会里,恬静的四合院就成了北京人舒适安详的生活场所和精神家园。
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永定位于福建省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土楼:福建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观。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圆楼都有两、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共四层,有一、二百间房,一层做厨房,二层做仓库,三、四层做卧房。二圈一般为客房,最内侧为走廊,环形的走廊可以把家家户户串联起来。相传1900多年以前,中原一带战火连绵,客家人举族南迁,几经辗转,在福建闽西龙岩地区安定下来。他们垒起厚实封闭的土楼以避免外来冲击,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大门一关自成一体,又有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一座楼一般要经三、五、十年建成,二三十户人家聚族而居,一座楼多为同姓大家族,风俗沿袭至今。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