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毅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全国消防文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详细
作品
花果并丽 直径45cm
寒冬哝语 68cm×68cm
太行山楂 180cm×96cm
醉石榴 110cm×50cm
张毅敏作品
张毅敏作品
艺术家评论
谁言翼短不搏天
早年的农村生活给张毅敏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的石榴花外,还有在石榴树上穿梭、啄籽儿的松鼠、麻雀,松鼠偶见于张毅敏的绘画,麻雀是其主要的描写对象。


麻雀是人们常见的飞禽,过去被列为“四害”之一,如今已平反,被视为保护鸟类。麻雀虽然是庄稼的保护神,但似乎不太受古代文人的青睐,描写麻雀的古代诗词很少,倒是画家比较喜欢麻雀,历代都有画麻雀的高手。


张毅敏说,过去农村麦场里面晾晒麦子,麦场无人时,一群群麻雀就飞来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没少看麻雀,捉麻雀、玩麻雀。麻雀到处都是,一群一群的,飞起来落下去,有时候就以轰撵麻雀为乐趣。有一段时间说麻雀是“四害”,我认为麻雀是人类的朋友。


张毅敏说,历史上画麻雀的画家不少,各有个的画法。黄筌的麻雀近工笔,缺灵性;当今黄胄的麻雀大写意,有趣味无细处刻画;徐悲鸿的麻雀姿态不多,缺乏观察;孙其峰是画麻雀的高手,概况性强,肚子以线带过,我不太赞同他的飞雀,麻雀飞起来尾巴是炸开的,不能顺着画一笔了事。作为当代画家,光临摹古人不行,得从生活中来。麻雀不大,飞行速度又很快,要捕捉它瞬间的动态太难了。画得太实,就成了没有速度感的工笔花鸟,画得太快太虚,就成了“飞机”而不是麻雀了。


为了画好麻雀,张毅敏除了调动儿时的生活积累,还经常外出观察麻雀,像西方摄影家开车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一样,张毅敏把车停好,耐心地等待麻雀群的出现,近距离观察写生。张毅敏亲自拍摄并搜集了大量麻雀精美高清图片,这些图片,活泼的小麻雀姿态各异,有飞翔、有嬉戏、有觅食、有打斗、有栖树……千姿百态,神采各异。


张毅敏说,古代有画家为了画好某种动物专门饲养。但是麻雀有气性,不好养。麻雀适应能力很强,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麻雀,麻雀是和人类相伴而生的。我曾经画过多幅的《大雪觅食图》,就是要表现麻雀顽强的生命力。


张毅敏有一幅非常有名气的作品《捉雀图》,画面只见箩筐与麻雀,捉雀的人却躲在了画面之外。这是传统的罗雀法,成语“门可罗雀”就因此而来。“门可罗雀”形容繁华之后的冷落,寓意人情的冷暖。在冬天的北方农村,尤其是雪后,用箩筐在家门口捉麻雀却是孩子们的一项乐事。有人看过作品评价说画中的箩筐要画得低一点更好。确实是捉麻雀的经验之谈。但是,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所不同,箩筐太低影响构图,画画毕竟不是真逮麻雀。


麻雀虽小却需要大手笔才能画好。张毅敏说:我画的麻雀和别人有所区别,用小写意,重点在于姿态。比如画《百雀图》,只只不重复,正、倒、立、行、飞,信手能画,我是下过功夫的。画麻雀用颜色并不多,背用赭石,肚用水墨。结构上头身和尾实、头身和身尾相交处虚,虚实对比,麻雀显得生动。


麻雀是卑微的乡间飞禽,入不得豪华园囿。但在张毅敏的笔下,麻雀是有灵性的,是渴望自由有尊严的益鸟,是人类的朋友。张毅敏在一幅麻雀图上题词道:他是自由的精灵,他是顽强的象征。他有自己的尊严,宁死也不屈尊于人造的牢笼。不论是严冬酷暑,不管是黑夜天明,他是人类的朋友,伴随在你我之中。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友情链接: 翟纯水官方网站 廉奉公官方网站 董叔我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网站管理